时间:2023-05-01 01:31:17 | 浏览:298
在儿科临床上,因为家长养护不当,造成孩子健康问题的案例比比皆是。很多时候跟家长一交流,他们还挺纳闷,明明是关心自家孩子,怕孩子挨饿挨冻、感冒生病,怎么反而把孩子弄生病了呢?
今天好呗呗邀请小儿推拿医师刘方元和大家分享一些中医育儿的小经验,一起“手”护孩子的健康,让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
若要小儿安, 须受三分饥与寒
一把蔬菜一把豆,一个鸡蛋一点肉
鱼生火,肉生痰,萝卜白菜保平安
少喝饮料多喝水,煎炸熏烤伤脾胃
缺锌缺铁儿常见,调料脾胃是优先
食宜清淡食速缓,食后稍动保健康
天然药,副效少,抗生素,勿滥用
有病没病吃小药,正当病时失疗效
春捂秋冻应变化,穿衣五法要记牢
背暖肚暖足要暖,头和心胸却须凉
孩子衣着要适宜,既要保暖,又不能穿得过多、过厚,不能让孩子忽冷忽热,从而保障气血的正常运行,使孩子少生病。
在平时护理孩子的时候,家长尤其要注意孩子背部的保暖。因为人体后背有许多俞穴,是气血正常运行的关口,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就拿肺俞穴来说,如果遭受风寒侵袭,就会使肺的生理功能受到影响。
中医认为,肺主皮毛,主一身之气。一旦肺受风受寒,不仅影响气的正常运行,还会使人体的皮肤腠理闭合,使外邪滞留在体内。这样就会导致孩子出现咳嗽、打喷嚏、流鼻涕、发热、呕吐等外感的症状。
所以,如果在较冷的天气出门,一定要确保孩子的后背不会受寒;孩子玩耍后出汗多,一定要及时擦去汗液,并更换浸湿的内衣;夏季使用空调、电扇或开窗乘凉时,也要注意孩子的后背不要被冷风吹到,以免受凉,引发夏季感冒。
大家都知道,肚腹是脾胃安居的场所,而脾胃对于孩子的后天健康和成长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医认为,胃为水谷之海,具有受纳、腐熟的作用。而“胃热则消谷,谷消故善饥”,由此可见,保持孩子肚腹的温暖对于正常的消化节奏来说是多么重要。
肚腹如果受寒,最容易导致的就是食物不能有效地被胃受纳腐化,进而影响到营养精微物质的生成和输布。这么一来,孩子就容易出现腹痛、厌食、呕吐、腹泻等症状。长此以往,孩子常常会表现出营养不良、面黄肌瘦、免疫力差等更加严重的表现。
怎样为孩子的肚腹充分保暖呢?
首先,睡觉的时候一定要盖好被子,不要让肚子着凉,哪怕是天气炎热的时候,也要在小肚子上盖一个舒适透气的小毯子或者毛巾被。
其次,可以给宝宝穿一件贴身的小背心或者肚兜,不要让肚子(特别是肚脐)直接露在外面,这样就能最大程度地避免肚腹受寒。
第三,天气冷、穿衣多的时候,衣服一定要一层层塞好,以防风寒邪气“趁虚而入”。
第四,宝宝常有消化不良、腹痛、厌食、呕吐等情况时,家长可以搓热自己的双手,掌心对着宝宝的肚脐(神阙穴),然后以和缓、适中的力度为宝宝进行顺时针的揉腹。
很多家长都知道,孩子穿衣不必太多、太厚,需要留有“三分寒”的余地。但还需要掌握一个原则,那就是一定要保证宝贝的腿脚暖和,特别是双脚。如果受凉的话,宝贝就会生病。
俗话说,寒从脚下起。因为脚是人体足三阴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的起点。如果在平时养护不慎,导致孩子双脚受寒,寒邪就会沿着经络循行的路线逐渐向上,凝滞沿途经络的气血运行,最终进入小腹,导致关联的脏腑(肝、脾、肾)寒气凝滞。
这样一来,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呢?情况较轻的孩子,会出现腹痛、消化不良、腹泻等问题,重的会耗损孩子体内的阳气,出现体弱易感、脾胃虚寒、畏寒怕风、尿频遗尿、精神萎靡、发育迟滞等问题,包括女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的痛经,也和寒邪积聚有很大的关系。
宝贝脏腑稚嫩、易虚易实,因此家长在日常养护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孩子足部的保暖,适时让孩子穿上鞋袜,不要光脚在地面上行走。
有些家长一定会有疑问,眼下天气这么热,还要让孩子穿袜子,这样会让孩子小脚丫出很多汗的啊,而且会让孩子因为太热而烦躁不安的吧?
其实,对于孩子足部的保暖来说,“捂”和“穿”只是一个方面,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就是时时避免孩子的小脚丫和寒邪接触。如果孩子需要长期呆在空调房里,或者孩子喜欢光脚跑、且家里的地面是大理石、水泥等等摸起来冰凉冰凉的材质,那么给孩子适时穿上鞋袜就显得尤为重要。
另外,如果孩子本身体质比较虚弱、容易感受各种外邪,或者处于新生儿阶段,适当做好足部的保暖也是很有必要的。
大家有什么育儿方面的困惑,可以直接留言提问,小儿推医师刘方元会不定期的为大家科普中医小儿推拿知识~
小儿推拿属于中医推拿的一种,通过对宝宝身体的穴位进行推拿,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缓解不适、促进身体健康成长的目的。在传统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基础上,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为理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刺激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
在儿科临床上,因为家长养护不当,造成孩子健康问题的案例比比皆是。很多时候跟家长一交流,他们还挺纳闷,明明是关心自家孩子,怕孩子挨饿挨冻、感冒生病,怎么反而把孩子弄生病了呢?今天好呗呗邀请小儿推拿医师刘方元和大家分享一些中医育儿的小经验,一起
1、补脾经,常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在呼吸道感染后也会补脾养肺培土生金。2、顺运八卦,脾胃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都可以用。3、掐五指节,宝宝受到惊吓之后的常用手法4、揉涌泉,头痛发热,呕吐腹泻,补益肾气。5、捣小天心,清热镇惊,用于惊风、抽搐、
嗨,大家好我是小郎中官微今天讲解的是:小儿推拿常用手法 23处小儿推拿穴位手法全解析1小儿按摩罕用伎俩有哪些一 脾经穴1、穴位地位:拇指外侧缘,赤白肉际处(由指根(掌指枢纽关头)到指尖)属线型穴位。2、罕用伎俩:(1)补脾经:向心性推之(拇
孩子与父母间的喂饭拉锯战并不少见,厌食已然成为独生子女的通病,尤其常见于2-4岁的儿童中间,5-6岁的孩子厌食情况也趋于普遍。父母们关心的是,除了吃药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绿色、无副作用的方法治疗小儿厌食?这时,小儿推拿或许可以解决他们的燃眉之
推、拿、提、捏、揉“不吃药不打针 手到病除”最近几年被称为“绿色疗法”的小儿推拿受到越来越多家长的青睐但不是所有的推拿都可以去!新乡辉县的杨女士在推拿之后永远失去了自己才三个月的宝贝……△《都市报道》:三个月婴儿 推拿后身亡(完整节目视频)
西安4个月大女婴推拿后身亡 来源:华商网又有婴儿接受推拿服务后死亡。据华商网报道,4个月大的西安女婴小雨,还没学会叫声妈妈便永远地离开了。因上呼吸道感染,听从社区医院进行推拿调理后,仅仅过去了18分钟,孩子出现异常。后经西安高新医院抢救仍无
小儿厌食多因喂养不当厌食是指儿童较长时期食欲不振、甚至拒食的一种病症,又称消化功能紊乱,多见于1-6岁儿童。厌食的儿童形体偏瘦、面色少华,一般精神尚好;但如果病程太长则会导致孩子形体瘦弱,体重减轻,精神疲惫,抗病能力差。引起小儿厌食的主要原
小郎中官微温馨提示:小儿小病,主要原因多为受风、受惊和积食。郑重其事的打针吃药,总觉得心疼孩子受罪,顺其自然,又觉得自己是后妈。今天小郎中官微选了几种最常见的介绍。我们五指小郎中官方网址:www.zyxlz.cn。文 合阴阳--祛痰散结
1、开天门:医者用两手大拇指指腹自眉心交互推至前发际,推24次,常作为每次推拿的第一个步骤。有发汗解表、开窍醒神等作用。可以治疗感冒、发热、头痛、惊风、神疲乏力等症。2、推坎宫:用两手大拇指指腹沿眉毛上缘向两侧分推至眉梢,一般分推24次,常
孩子生病,担心药物含抗生素副作用大,不少家长开始青睐不打针不用药的“小儿推拿”疗法。12月11日,成都市民高先生2岁的女儿甯甯因为咳嗽,在一家小儿推拿机构进行推拿治疗,没想到耽搁了就诊时机,最终被诊断为肺炎,前后三次住进医院,期间一度病危,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关于举办常见小儿疾病的小儿推拿手法学习班的通知各相关单位:为助力“健康中国”,关心关爱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和促进儿童中医康复从业者深度掌握小儿推拿保健治疗水平,结合常见疾病分析来让更多的人认识中医,习得中医,用到中医,快速掌握小
宝宝脏腑比较娇嫩用中医的话来说就是“形气未冲”,这个阶段的宝宝五脏六腑的很能很不完善,尤其在消化方面表现的很娇嫩,宝宝的消化功能弱就需要合理饮食,不然很容易就会引起宝宝的小儿积食。小儿积食一般情况下分为两种,一种是急性小儿积食,急性小儿积食
儿童脾胃虚弱、运化能力差,所以平常饮食稍不注意,或饮食过量,或生冷不均,均易导致食积。如果不及时调理,常常引发感冒、发烧、咳嗽等问题。专家推荐的推拿方法很简单,轻轻松松就能调理宝宝的食积问题。第一招:掐揉法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第一指间
每到秋天,不少孩子开始咳咳咳~在一些幼儿园里,各种干咳的声音此起彼伏!别说爸妈了,旁人听了都觉得心疼不已~直言最听不得小孩子咳嗽了!秋季的咳嗽与其他季节的咳嗽有些不同,通常是干咳、没什么痰,咳嗽的频次比较密集,通常要咳很多下才能止住,而且咳